蓝云豫剧网

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展现“传承”与“活力”的非

  本报记者 刘谦

  正在开展的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自2016年起已举办三届。活动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河南豫剧院承办。 每场演出的主题和曲目都不同。 前年,来自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个剧团演出了23部剧目; 去年有台湾豫剧团等9个省区市参加; 今年,共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个院团演出24场。 人们常说,小变三年,大变五年。 做一件事情三年后,可能会出现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飞跃。 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已连续举办三年,积累了经验。 我们也可以为地方戏曲的发展汲取一些启示。

  启示一:豫剧“北京演出月”的运作模式是促进地方戏曲发展的有效途径。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增强了豫剧团在全国范围内的凝聚力。 参赛剧团覆盖河南、新疆、陕西、河北、安徽、湖北、山东、陕西、台湾等全国多地数十家剧团。 正如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团长王新民形容,参加豫剧“北京演出月”“就像回到了父母的家,全国豫剧人是一家人。” 这个描述可以说表达了参赛剧团的一致心声。 去年,台湾豫剧团历尽波折参加演出。 其服装、道具、布景先通过海运运至天津,再从天津港运往北京。

  当然,这种凝聚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精耕细作才形成的。 例如,组织者和推动者河南豫剧团就为其他省区市的剧团提供了大量的创作帮助。 定期举办的河南省剧院导演工作交流会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以今年的剧目为例。 河北省沙河市豫剧团《太行新愚公》得到河南省豫剧团支持。 西安豫剧团《宇宙边疆》主演徐俊霞原为河南省豫剧团输出演员,湖北老河口市豫剧团《黄河唱》主要创作者是同样来自河南的还有编剧陈永泉、导演张平。 河南豫剧团导演李书健表示:“他们对河南豫剧团给予的帮助和帮助非常感动,我们成为了一个团队,真正齐心协力。”

  二是激发青年人才成长。 此次参赛的剧团可以说是规模不一、隶属关系各异。 有省级艺术团和县、市级艺术团。 除国有剧团外,还有私营剧团。 有的从未在北京演出过,或者几十年没有在北京演出过。 一大批来自草根剧团的演员非常重视在首都大舞台上演出的机会。 他们视荣誉与挑战并存。 他们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通过表演与专家、资本观众互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纵观三届展会,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主办方的自觉追求。 李树健认为:“培养人才是河南豫剧团的首要任务,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年轻人。” 河南豫剧青年团吴素珍、刘文辉、杨黎明等人已活跃在舞台上。 这从今年开幕式的重任落在了团委身上就可见一斑。 一方面是年轻演员们有动力上进,另一方面是老一辈和骨干对新人的支持。 这两方面都让观众感受强烈。 上次参演《全家福》这部剧,李树健、贾文龙等人都愿意充当梯子。 此次参演话剧《瑶山恋》,王全真和孟祥利甘愿当绿叶。 王全珍艺术巅峰,但只演了七八分钟。 《朝阳沟》是一部四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剧。 王善璞、杨华瑞、高杰等老艺术家均已80岁以上。 盛洪林和杨红霞是本次演出《朝阳沟》的骨干。 幸运的是,现在有了新一代。 康莎莎和张俊涛。 老一辈的技能传授,就是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导年轻人如何学习技能。

  三是有利于剧目打磨和完善。 从曲目选择上,坚持“三同时考虑”的原则。 时间可以检验最好的作品,但对于新剧来说也是更大的挑战。 演出首先要经受首都这个国家文化中心观众的考验。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一剧一审”机制的推动作用,邀请戏曲专家对新戏、旧剧提出各种有针对性的意见。 对经典剧目也有新的总结和解读,提高了剧目质量。 刚刚结束的《北魏孝文帝》和《采金枝》两部剧恰好代表了这两种类型:新历史剧《北魏孝文帝》是一部“升级版”的重新演绎。收集专家意见后编辑版本; 一部经典之作,至今仍在收集专家的新观点。

  四是为剧种发展创造动力。 演出扩大了豫剧观众群体。 2016年,直播观看人数达4万人次以上,在线点击量达3.5亿次。 2017年,网络点击总量升至4.5亿次。 观众中包括来自北京的河南农民工、部队官兵甚至将军、戏曲影视、音乐等文艺领域的专业人士等,有观众表示期待听到每年都有“豫声”,豫剧的观众基础已基本巩固。

  启示二:豫剧“北京演出月”平台运营要坚持几个原则。

  一是始终贯彻和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高水平文艺作品。 ——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今年演出月所选剧目中一半以上都是现实题材。 比如《瑶山之恋》《春风》都是立足精准扶贫、精准扶贫。 《老子、子、弦子》反映了老《新太行愚公》讲述了知识分子杰出代表李保国的先进事迹。 虽然有些剧目还不够完善,但贴近人民生活,歌颂先进人物,确实是社会所需要的。

  其次,平台运营过程中要探索方式方法创新。 在资金保障方面,除了获得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外,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层面的支持。 比如,本次展会主办方负责人努力争取企业赞助,克服资金匮乏的困难; 在宣传模式上,我们注重“歌剧+互联网”的结合。 每场演出都会在西苑APP平台进行直播,拓展传播渠道,增加观众; 充分利用演出之外的时间和机会,在第一年的演出月期间,派出一个小团队到鸟巢露天演出,慰问北京的农民工; 充分利用北京的文化资源,业务与党建相结合,参加本次演出月的河南豫剧团党员在党委书记王全珍、副导演陆青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首届演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院.

  三是让参演剧团互利发展,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演出月期间的场地租赁费和部分宣传经费均由主办方自筹,节省了其他剧团前往北京演出的费用。 当然,互惠互利还体现在上述的戏剧创作协助、交流和学习上。 一些剧团已经进入这个平台。 因为有好戏,在北京有演出,他们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启示三:豫剧“北京演出月”的成功运作,有赖于豫剧人特别是领军人物对豫剧的奉献和使命。

  一切都取决于人的努力。 取得成功的人不仅有探索的勇气,而且有奋斗的精力。 用李树健的话说,这是为了让“全国豫剧活起来、繁荣起来”。

  这项活动每年都需要提前三四个月的准备,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异常忙碌:每个月的演出日程很紧,每天演一场,演出团必须在中午12点前撤离,下一场演出剧团立即入场。 搭建舞台的目的是为了早在早上9点就开始新剧的排练; 为了做好“一演一评”,负责宣传和会议组织的工作人员凌晨两三点就得结束工作。 每天还需要继续联系、接待工作,这样的节奏还要持续一个月。

  五年前,河南省豫剧院恢复建制时,领导班子就定下目标:“演好一场民族豫剧”。

  大局观不仅体现在打破地区、院所的界限,更体现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上。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提到的,许多风华正茂的领军人物都让位给了年轻人才。 正如王全真所说:“没有怨言,没有遗憾,我的恩师常香玉给了我们机会和平台,现在我想让年轻人站在我的肩膀上。” 王全珍还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了学生,她的学生王玉凤在另一部电视剧《红梅记》中担任主角,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和好评。 如果没有对豫剧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青年才俊或许还在摸索中,又如何能够脱颖而出?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创造性转型、创新发展的重大命题和任务。 纵观三年一度的中国豫剧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无论是人才、剧目、观众还是传播,豫剧都呈现出既有效“传承”又迸发出新“活力”的非凡现象。 ,并且有显着的趋势。 迹象:一批剧目、优质剧目开始攀登顶峰。 笔者愚见,下一步应继续常态化和深化,完善策划和实际操作,激发参演剧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适应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

上一篇上一篇:杀七口

下一篇下一篇:沙陀国